王德峰哲学课:阳明心学与当代人生

王阳明这个中国明代的大思想家,在中国本来是家喻户晓,我讲的是本来历史上。在今天是不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我不了解。王阳明新学的思想和王阳明的著作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其实是我们今天每一个中国的至少是中学生必读的,在台湾如此,在大陆如何?恐怕不是必读的。王阳明心学是中国哲学最高成果。

中国哲学本质上就是人生哲学

因此王阳明心学就是中国人生哲学的最高成果,《传习录》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必读的书,就像基督教国家必读《圣经》,这样一个中国哲学传承,哲学教育的传统设置已久。昨天今天恐怕牵动着中国千千万万家长和考生的心,那就是高考成绩,很能理解很正常,但是我们给下一代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们对下一代的最根本责任是什么?其实就是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精神家园,安心立命。

人生富贵穷通,莫非命也

我好像记得我在中智视野这个文化讲台上做过命理学讲座,这命理学讲座的第一段的意思就是:你信不信命?我说过一句话后来复旦哲学系说这是王德峰的名言,什么话呢?

一个人到了四十岁还不相信有命,此人悟性太差

年轻人不相信可以理解,到了40岁还不知道有命只能说明悟性太差,不是智商不够啊!就不能领会人生最根本的东西。我们的生活的阅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我们一定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比方说我们出生于怎样的家庭,怎样的父母成了我们的父母,这件事情不容我们选择,你恰好出生在富豪家庭,他恰好出生在农家贫苦农民的家庭,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一律的都成了人命,然后在其他事情上,我们都不相信有命了。孟子的话其实很重要,他说:人生总是有所求,但是求有两种,第一种就是追求的求: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这是一种求,第二种求是种什么样的求呢?孟子说: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一个应届高中毕业生要迎接高考,那就要努力,这里边有求,是求什么?当然求一个高考的好成绩,终于考取了一个名牌大学,这种求属于孟子讲的第一种还是第二种?求之有道,我认为是第二种啊!求之有道,你好好复习吧,有方法的,至于你恰好得到了一个考取北大或者清华或者复旦的分数,这件事情得之有命。你好好的复习,在增长着你的知识,增长着你的能力。求则得之,舍者失之,是求有益于德,那叫求在我者。所以在复习迎考的时候,迎接高考的努力当中。其实包含两种意义上的求。 我王德峰1978年参加高考,我在中学里读书所学的东西是残缺不全的。后来中学毕业我就进入了工厂,做了三年半的工人,恢复高考后我报名参加了,准备是根本不充分,忐忑不安的走上考场,拿到考卷,我一看,凡是我做不了的题目他一定没有出,他出的全我做的出来,我不懂的东西他偏偏不出的,他出的恰好是我懂的,一举考进复旦,这绝非虚言。后来90年代,92年之后我开始学习命理,学了后回看自己的八字,原来是文昌星禄命,这个文昌星是什么呢?有两大好处,第一逢凶化吉,第二考运特别好。我深切的体会到考运,得之有命的。凭我当时的知识准备的程度,老师说我能够考取上海师范学院已经不错了,当时我们填志愿,就四个志愿名额。我当时心想试试看能不能进复旦,心里根本没想到自己会考取复旦。第一志愿复旦大学,第二志愿华东师范大学,第三志愿上海外国语学院,第四志愿上海师范学院,我想我能考取师范学院已经是不得了的一件大事了,将来能够做一个中学老师就很称我的心,哎没想到就考取复旦了,凭什么啊?所以我跨进复旦大门的那一刻,我知道我其实没资格的,就是这个好好的考运,把我送进去了。后来读孟子的书,我觉得他说的真对,你考托福GRE应该努力,但是最后是不是得一个很高的成绩,能够让你进哈佛,这件事情不归你管,这段时间的付出不会白白的过去,你的英语真提高了,这叫求在我这里,你不去复习英语提不高,这叫求者得之,舍者失之,是求有益于德,求在我者也。至于一定要一个很高的GRE托福成绩,那叫什么:求在外者也,他得之有命。很简单的道理,但是要到40岁之后大概才能相信,我们就从这里开始谈中国的哲学,谈中国哲学的最高成果王阳明心学。为什么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中国人应当重温阳明心学呢?

今日之中国,众欲汹汹,各种的欲望

你比方说最近这段时间中国的股市让世界上其他民族沉默(推断应该是2014年前后),很惊讶怎么会这样?超出他们金融学家的预料范围之外。前几天我到吉买盛超市去买东西,那是个比较大型的超市,有一些导购员,我要去买一个台灯,发现没人,后来发现他们全聚集在一个角落里,人人都看着手机,我想在干嘛?他们要开会?后来有人突然叫涨停了,在吉买盛超市的一个导购员,拿着手机炒股。我没有指责的含义,只是我发现这个现象非常有意思。有人告诉我在美国散户参加股市操作比例不会高于什么2%,大多数都是把资金托给了金融机构。我认识一个国营企业的老总,他跟我讲现在这段时间他在单位里开会,要放到三点钟以后,三点钟之前你开会,你在上面做报告,其实下面都在看手机,你一场报告做完了,他们已经几次买卖完成了,几次交易完成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个这样的民风:

各施其能,各谋其利,纷争付诸于法律,前途交给了偶然

这当然无可非议,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这个民风伴随着重功利,轻道义,这个民族将内不能安,外不能立。我们的GDP增长的极快,我们甚至取代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我们拥用大量的资本,资本就是当代的财富,他如流水一般,既来即往。一个民族不可能以他所拥有的货币,作为这个民族安心立命之根本。社会性能的普遍危机是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病症。孙中山先生当年所说的一盘散沙的中国人,这个局面再度出现,当父母和孩子之间对薄公堂的时候,我们做如何的感想呢?当兄弟姐妹之间为了那么一点的财产而争夺骨肉相残时,我们又做怎样的感想?这个民族靠什么站起来,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我们今天还是内不能安,外不能立。如何站起来?靠宗教吗?中华民族不是个宗教的民族,这是一个没有上帝管人性的民族,那么靠什么?向来中国靠的是哲学。虽然我们这个民族也有一些宗教徒,比方说基督徒,中国的基督徒跟欧洲的基督徒,表面上看差不多,参加相同的宗教仪式,到教堂里边做礼拜,吃饭之前祷告。当一个中国基督徒在祷告的时候他心中在想什么呢?是不是跟着一个欧洲基督徒想的一样?中国基督徒在祷告的时候会想什么?比方说他正在想我儿子今年高考了,主啊我向来衷心的侍奉着你,你一定要帮我,他心中不会在想着他的灵魂拯救问题,我这个有罪的灵魂唯有主你能够拯救我,这种西方神学观念在中国基督徒心中并没有出现。

宗教信仰不是指向人间的幸福,宗教信仰指向的是灵魂的安顿

所以现在中国有很多的基督徒,但他们在祈求上帝的时候,他们的价值观念仍然是中国的。中国哲学的根本特征是什么?我们就从这个问题开始:

人所面对的最困难的问题,就是人自己生命的问题

人最难对付的就是自己生命的问题,我们的现实生命到处都是麻烦,所以佛家叫这个现实世界为尘世,尘就是烦恼,人世间到处都是烦恼,所以这个世界叫尘世,佛家讲的灰尘就是烦恼。人首先会注意到自己生命的外部的麻烦,也就是生存的环境。生命外部的麻烦容易对付,我们凭借着文明的发展,积累起经验和知识,我们可以把生命的外部环境安排的更适合人的生存,这件事容易对付,容易解决。生命内部的麻烦最难对付,什么是生命内部的麻烦?就是我们的心的安顿,这里我讲到了心了,讲王阳明心学先要解决一个问题——什么叫心?我们人类有心,那么我们说动物也有心,可以这么讲吗?在某种意义上是可以的。动物的生命是生命,人的生命也是生命,没错,从生物学看是一样的,人也是一个物种,适合于生物学的研究。我们跟动物都是生命,既然是生命就会得病,我们的肉体得了病之后跟动物得病一样,有了肉体的痛苦,所以动物也会有肉体的痛苦,当它得了病,在一种肉体的痛苦之中他也会呼喊,也会哀鸣,这透露出他的肉体痛苦了,但是动物只是肉体痛苦,心却没有烦恼,我们的身体一旦得了病,一旦有了肉体的痛苦,烦恼马上起来,甚至我们身体没有病,照样有烦恼,烦恼来自哪里?来自人心,动物没有这样一个人心,所以动物没烦恼,他有的最多叫肉体痛苦,那么我们的心。在肉体根本不痛苦的情况下照样生出烦恼来,这个能生出烦恼的心,真是我们必须对付的了。人最难安排的就是自己这个生命,生命外部的麻烦容易对付,生命内部的麻烦最难处理,孔子在论语当中这样说: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什么叫约?节约的约,在这里表示贫贱的生活处境,这个乐,快乐的乐在这里表示富贵的生活处境,什么叫不仁者,不要望文生义,说就是指坏人,不是。不仁者不是指坏人,而是心没有安顿好的人,叫心中无人之常体,心中无人之常体的人,被孔子称为不仁者。这样的人你给他怎样的生活处境都没用,贫贱难耐凄凉,富贵不能乐业,这叫左也不安,右也不安。假如按照这个标准来判断,我相信包括我王德峰在内的大多数人都属于不仁者,因为心没安顿好,因为心中无人之常体。何谓人之常体?正是今天我们的话题,我们有一天的时间来讲,我们先把这句话端出来。 中国哲学起步的时候就面对了这个问题。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开创者,夏商周三代到了东周末年天下大乱,礼崩乐坏。周王室被架空,上百个诸侯小国彼此征战,血流成河,我们民族在东周的时候遇到了大痛苦。人类以痛苦为代价学习真理,中国出现了最初的一批论道的人,有孔子有老子,有所谓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当然没有一百家,百家言其多尔。主要是六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都开始论道了,因为大痛苦来了,中国哲学因此起步面对的就是如何安排好我们这个最难安排的生命,这是中国哲学的主题,为什么我们的生命要去安排他?因为那个心要安顿,那么这个心为什么要安顿?能生出烦恼的那个心是什么?是我们的心的无限的一面。我们有无限心,这是问题的要点,人生为什么成了问题呢?因为我们有无限心,动物的生命不是问题,对它们来说不构成问题,它们的生命叫自然现象,人的生命却成了问题,那叫人生的问题,这个问题来自哪里?来自我们有无限心,我们想要去安顿的就是这个无限心,那么先问无限心存在吗?一个简单的说明就能能够让大家相信他存在,什么说明?人都是在时间中存在,我们活着的每一个当下都在筹划着未来,谁带着过去筹划未来,比方说我此刻在讲课,我正在讲下这一句话的时候我正在筹划着下一句话,我们就是这样的活在每一个瞬间中,这个瞬间不是物理时间上的一个均匀的一个瞬间的点,像流动的物理时间,他是把时间看成是无数同质的瞬间点,连缀而成。时间对人来说是三维的,里边有三个东西,一个叫过去一个叫当下一个叫未来。我们怎么活在当下的?是以筹划着未来的方式活在当下,那么未来是什么?未来还不是事实,还不是现实,它并不存在,但我们已经去筹划那个并不存在的未来了,这说明我们的心里的无限的一面。它说明我们超越事实,超越现实去筹划那个尚不存在的未来,这一件事情证明了人心有无限的一面,烦恼都从此中出,但是人生的精彩也从里边来,因为筹划未来就是提出理想,那叫生命有理想。我们要去安顿的就是这个无限性。那么它如何安顿呢?某人经过好多年的努力,积攒了一大笔钱,终于买下了他梦寐以求的那一桩豪华别墅,当他买下那桩豪华别墅的那一天,他心中这么想:从今天起我的幸福人生开始了。各位想一想他这个想法对不对?他肯定错了,因为这栋别墅将来一定是别人住,只不过他现在不知道是谁住,他自己只是暂时的住一住,我们都是人生匆匆的过客。世间万物都是有限的事物,我们的无限心无法安顿在有限的事物上。我们看这现实世界,去找一找能找到无限的事物吗?构成这现实世界的所有的事物都是有限的,于是一个结论就来了:

我们想要去安顿的那个无限心,是无法在现实世界中安顿的

因为现实世界的事物无一不是有限的事物,于是一个推论自然来:我们如何安顿好自己这个无限心的?第一步就是超越现实世界,这叫出世。大家细想一想我刚才的论证有没有漏洞?假如我的论证各位听下来是严密的,那么我这个结论你们能不能承认?就是无限心无法安顿在现实世界中,因为现实世界的所有事物都是有限的,再豪华的别墅也是一个有限的事物,再高的权位也是一个有限的事。假如各位听到这里发现我王德峰的论证没有差错是吧?到这里没有任何逻辑上的问题的话,那么一个揭露应该来了:

人生最难对付的,就自己这个生命,最难对付的是生命内部的麻烦,这内部的麻烦就是无限心的安顿

那么他如何安顿呢?无法安顿在现实世界中,它只有出世,这叫超越现实,这是第一步。我们要早早的让我们的下一代明白这个道理,先指引一条让他的心出世的路,我们能否从现实的利害得失中超拔出来呢?这一步我们从来没有指引过我们的下一代去做,我们不断的告诫他们现实是严酷的,利害得失要搞清楚,要学会在这世界上趋利避害,我们教他们的就是这个。我们从未想到过要教他们什么:先走第一步叫出世,然后再回到世界中来。这叫入世,先出世而后入世,然后一句话来了: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这一句普通的中国老百姓都会说的话,恰好就是中国哲学的境界。第一步出世,出世而后入世,入世的前提是什么?入的前提是出,你从未出过谈什么入,你不就在世中吗? 前年我到台湾去了一下,复旦大学派我们去,有六个人组织了一个考察团去考察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向他们取经。我们从台湾的北部一直走到台湾的南部,我们参访了七所台湾的大学,我们参访的第一所大学就是台湾大学,台大的教授们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跟我们开座谈会,介绍他们怎么搞通识教育,然后他们尽地主之宜,中午请我们吃饭,吃饭吃到半当中,一个台大中文系的教授突然跟我讲这样一句话:在我看来,你们大陆现在是没有文化的。我当时听了就很不高兴,我马上就说我就是搞文化的,他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你们大陆的社会生活是没文化的,他一说出这句话来我马上表示同意,我知道他在说什么,不是说大陆上没有文化人在搞文化研究或者文化传播,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大陆的整个社会生活本身没有文化。什么叫有文化没文化,区别在哪里?很简单,假如你投资办一家商店,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当然是投资的行为,以追求利润为目标,无可非议。但是你除了知道这个目标之外,你没有忘记在你的商店的大堂的墙上书写四个字:童叟无欺,这叫文化。假如你办一所民办的学医院,这也是投资的行为,有一个利润目标无可非议,但是你没忘记在你的医院的门诊大厅的墙上书写了四个字:生命至上,这叫文化。假如你办一个民办学校,当然也是投资的行为,有利润的目标也无可非议,但是你没有忘记在你的教学大楼的墙上书写了四个字:有教无类,这叫文化。所以我明白那个台大中文系教授跟我在说什么。这个文化前提是什么?这个民族先要有出世的精神而后回来做入世的事。今天我们讲中国哲学始终围绕着一个主题,什么叫中国哲学的主题?人如何安排好自己这最难安排的生命?如何安顿好自己这个无限心?这就把中国哲学跟西方哲学在根本上区分开来了,世界上没有统一的哲学,有欧洲哲学,有印度哲学,有中国哲学,就三大系,除此之外无哲学,世界上有过的哲学就三大类:中国哲学,印度哲学,欧洲之希腊,从古希腊开始的哲学,这三大哲学是体系性质都不一样。

西方哲学的主题是知识问题,中国哲学的主题是人生问题

不是说西方哲学不考虑人生问题,而是西方哲学认为人生问题的解决的前提是知识问题的解决。西方哲学要追求的是我们人类的关于世界的客观知识。它的前提是什么?基础是什么?获得客观可靠有效的知识的方法是什么?这是他们处理的中心问题,在知识问题解决了之后顺带回答人生问题,中国哲学不是这样,中国哲学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人生问题。人生何以成为问题?我刚才回答了:因为心要安顿。心不安顿好就是烦恼来,所以中国哲学是人生哲学。他起步在公元前5世纪,然后发展到今天两千多年。中国哲学的最高峰就是王阳明心学。我刚才说百家争鸣,但后来实际上许多学派都衰退了,名家也衰退了墨家也衰退了,后来是儒家道家为主了,虽然以儒为根本,道家来补充,那叫儒道互补,后来又来了个佛家,两汉之际,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从印度传来佛教,传来佛经。经过好几代知识分子的努力,到了唐朝终于完成了一件伟大的事情:基本上做到让佛经说汉语。当佛经说汉语它意味着什么?佛学思想的中国化,最高成果禅宗。从此中国人生哲学分为三大块:儒家道家佛家。到了宋朝和明朝的时候合流,就儒道佛三者合流,合流的成果是什么?陆王心学,就陆象山王阳明的心学。好我们现在来看一看,中国哲学如何指点一条出世的道路呢?既然是儒道佛三家,那么就有三条,三条出世的路。后来这三条路再汇合到陆象山王阳明的心学。我们先讲哪三条路,再讲他们怎么汇合。先看儒家,儒家指点了一条怎样的出世的路呢?出世而后入世的路,简要的概括就是一句话:

无所为而为

为就是做事,做事情。该如何为?针对的是有所为而为。从未有过出世的境界,那么我们做事情总是有所为而为,做事都有目标。我们始终是把所做的事情看成是达到另外一个目的手段。无所为而为指我之所以做这件事情,是因为他本应当做。他有自己的价值,并不是达到另一个目的手段。我之所以做这件事情是因为他你本应当做,不做是不对的。这样的人生将永不失败。举例,假定我王德峰发现上海杨浦区人口密集,但是缺医少药,于是我办了一家医院,但是由于我不懂经济学,金融学,不懂管理科学,经营不善,开半年维持不下去了,医院医生和护士工资都发不下去了,请问我失败了吗?我没有失败,半年里我至少做了一件事,救死扶伤,并且我提醒了别人这里真该有医院,于是让有本事的人来。它就当仁不让的来了,我就当仁而让。我没有失败,我们能不能跟年轻人讲一讲什么叫永不失败的人,那就是,我们之所以努力的去做这件事情,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价值。我们甚至凭经验和知识知道,这件事情做了肯定是不利的,但我仍然去做,这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儒家出世的精神和入世的统一。 道家的出世也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无为而无不为

道家反对人为就是反对伪,就是反对造作。天人合一,是儒家主张的,也是道家主张的。儒家的重点在人,道家的重点在天。道家认为人类的幸福来自天,麻烦来自于自己,这是道家的出发点。道家的原则是叫我们做减法的,减去人为的因素,减得越干净越好。

为道日损,损之又损 生非贵之所能存,身非爱之所能厚

我们重视生命,百般重视它,它就能存在吗?假如你是单位一把手,单位人际冲突,矛盾重重,这样下去企业怎么搞得好,你先停一停,把你自己从矛盾和纠纷中抽离出来,退出来,你把来自于你的让你人为的因素先拿掉,拿的非常彻底和干净,然后你再看这件事情的演变,到了实在出手处理不可了,你再处理。这个时候你处理的方式客观中立,时机符合天道。无为第一步就是把自己退出来,在麻烦中没有来自于你的任何因素。了解天道的唯一方法,道家告诉我们就是减去人为因素。把人为的因素全去掉之后天道你就看到了,顺应天道叫无不为,其效果出乎意料。学做减法的方法,你要带着这样的方式读道德经。不要企图从这些著作者获得天道的正面说明,要获得如何做减法的方法。道家的出世叫无为,做事不要增加人为的目标,把它拿掉。什么叫最好的人生?没有目标的人生。顺着天道走,幸福来了。与当代的文明相去何远,现在一做事,马上目标要加以明确,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要加以确定,并加以坚持,立刻人为起来。 佛家出世的路指点的给我们概括四个字:

无心而为

众生有差异但又相同,我们都带着东西来的,这东西不是父母给的,也不是成长的环境给我们的,是我们曾经在这个世界来过多次(人类基因承载着无数叠代先辈的适应环境的积累)我们来过多次了,不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上,你信不信?王德峰现在开始讲迷信了,坦率而言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带着业力来的。我的活你干不了,你的活我干不了。各自的业力不一样。你这辈子由来到世界上来了,你非做事不可,为什么呢?你要消业。因为你带着业力来了的,你就好好做吧,做事就是消业,因为做事情是为了消业的缘故,所以我们做事情不求结果,最好没结果,没结果更好,如果有结果,很可能旧业未消,新业又来。但是做事一定会有结果,但这个结果要跟你没关系,这就不是你造的新业了,这就叫无心而为。无心而为不是让你做事不用心,而是做到结果与你无关。做事就是为了消业。禅宗把它表达为除心不除事。(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儒家:无所为而为,道家:无为而无不为,佛家:无心而为。三种出世的道路,三者合起来就是心学。 西方出世的方式就是宗教。人都有罪,原罪,我们都有一颗有罪的灵魂,亚当夏娃违背了上帝的禁令,偷吃知识之树的果实,有了理性,罪来了。于是上帝惩罚亚当夏娃逐出伊甸园,为了不让他们吃生命树上的果实,如果再吃生命之树的果实,那就永不死了。偷吃知识之树的果实的缘故,就有了理性,以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可征服一切,但是生命有限,于是人就这样存在,一方面凭借着自己知识和能力可以无所不知。另一方面,总是面对虚无,终有一死。我们存在的有限与知识的无限扩展形成了矛盾,(庄子: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矣)犹太先知认为,人能以凭借自己的理性获得无限多的知识,但是人不能忘记自己存在的根本的有限性和渺小。我们有知识不是我们的骄傲,那是我们的罪,是原罪。以对虚无的领会,活在当下,这也是佛家的原则。西方走出一条宗教的路来出世,敬畏上帝渴望天国,赎罪后回到最初的天国。上帝和天国都是超现实的,这就是他们出世的路。中国人出世的路不是宗教,是哲学。欧洲的基督教传统让欧洲的小孩出生不久洗礼,加入教会,识字以后就读圣经。结婚了在教堂里举行婚礼,这表明婚姻不是两个人主观的事情,他们的这一次婚姻,是上帝事业的一部分。今天的问题是中国年轻一代没有在中国哲学里走过出世的路,问题出在这里,我们遗忘了那个心,只知道头脑的事。 什么是心学。心学不是心理学,心学开端与孟子。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孟子讲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心理学的对象就是mind,生物学的对象heart,conscious是意识,也不是心。德语中Gemult刚好是这个意思。当荀子讲人性本恶的时候,他讲的人性其实是生物性,自然性。当孟子讲人性本善的时候是超生物,超自然的心。争论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假如某人抢银行被逮住了,送到法庭受审判,法官就问罪犯,想要了解犯罪动机。罪犯是这么回答的:这三个月来我身无分文,请问我的胃还在吧,要食物吧,食物要钱买吧,钱在银行里,所以我去拿了。但是任何审判都把被审判者当人看,都有心,有一个孟子讲的心,因此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能力,才有自由的意志和行为能力。假如狗咬了你你该怎么办?开个法庭审判它,向它宣布监禁三个月,有意义吗?你这是把狗当人看,认为它有那个心,但是狗没那个心,所以狗咬你以下你就狠狠的踢他一脚,让它下次不敢咬你了,就可以了。狗咬你一下叫自然现象,你踢他一脚也叫自然现象。假如把孟子所说的心拿掉,我们就是动物了。比如说你把一百块钱在狗面前晃有意义吗?狗就闻闻看没有肉的香味,跟它没关系。一百块钱是社会存在物,唯有孟子讲的心才能让我们知道社会存在如何来。 现在就来讲讲这个心,我们虽然存在形骸间隔,但我们又是连在一起的。什么让我们连为一体,是仁。当我看到小孩掉到了井里,我动恻隐之心,我和小孩连为一体,这叫一体之仁。小孩是人我也是人,他掉到井里我惊恐哀痛,因为我们是同类。假如非我同类,鸟兽哀鸣,也会产生恻隐之心,这个时候你跟鸟兽连为一体。看到植物,花草被践踏我们也会生怜恤之心,这时候我们跟花草连为一体。瓦石也能,瓦石无故被损坏,我们也会动恻隐之心,这事我们跟瓦石连为一体。人心感通万物,陆象山讲:

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西方研究物质的宇宙,中国给出了道德的宇宙。究竟谁荒谬?整个宇宙趋向于生命,无机物的存在为有机物的存在创造条件,有机物存在,生命来了,植物来了,植物为动物创造了条件,动物趋向于有情物的人,人生命情感的核心是仁。于是仁心感通万物,仁者与天地万物于一体。理性的认识能力是头脑的事情,心是生命情感。离开生命谈真理是头脑的事情,头脑去认识外部世界,头脑让我们在世界中趋利避害,趋利避害的道理是在心之外的理。我们现在只是抓住了心之外的理,不知道心本身的理,心外无理。今天的文明到处是心外之理,非常可怕。跟着心外之理走,心之亡失。人与人处得不好,亲人关系处不好,同事的关系也处不好,人与人之间彼此互相防范,争夺利益,争夺利益的方法全是心外的理,而且还铮铮有词(有术无道)。 心是天理所在的地方。天理不是知识科学的理,天理在心里。王阳明用了一个词:良知。王阳明原话:

良知是天理的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就是天理

心即是理,阳明心学第一命题。理不要在心外去求。孟子言:

万物皆备于我,反生而成,乐莫大焉。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做学问不是今天讲的,做物理做经济学。做学问就是把已经亡失的心求回来。(心安理得)我们现在遵守道德规则,不是出于心,而是出于利益才遵守道德。禅宗就是心学,是用佛家的语言讲的心学。禅宗的原则: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宗的宗旨就这十六个字。成佛是佛家的追求,禅宗是其中一条道路。走向成佛的一道道路。我们都是佛,人人都有佛性,这是一条基本的原则。所以修佛的道路就是直指人心。禅宗的心是悟空,再空空。自性若迷,福何可求。若只是求福田,不求脱离生死之苦海,又怎么可能达到不生不死的境界呢?世人生死事大,在佛家叫涅槃,涅槃是不生不死。每个人怀里都揣着一个佛,只是被蒙蔽了。见性成佛,见者是心,它才是见佛性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住相,不着相。要做到不住相不为众相所惑。就要用心去看。禅宗就抓住修心。相就是我们把世界上所有的事物或人区分为高低贵贱,还停留在这种区分里,叫住相,如果你不住相,那就本心起来,而生其心,就是这个心见了佛性。修佛不要离开人世界,佛法在人世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惠能讲: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要摆脱众相对你的迷惑,这叫出世,回到世间中来,就拿烦恼来提,烦恼就是灰尘,别把烦恼拒绝了,烦恼来自于心,没有心就没有烦恼,只有肉体的痛苦。烦恼与智慧都来自于心,烦恼成了我们修行的材料,这是非常自信勇敢的修行方法,叫禅宗。后来的宋明儒学把禅宗吸收进来,吸收到儒家里来,变成了新儒学,一个叫程朱理学一个叫陆王心学。两条路不一样,彼此争论,但是这两个不同的学派,理学派和心学派,在宋朝和明朝目标是共同的,什么目标?就是王阳明说过的那句话:

我们中国人,人人心中有贼,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那么心中贼如何去破?王阳明认为应该用我们的心去破。 我们指出了这个心的存在,但是每每被我们丢失,再把它求回来,孟子说这叫学问之道: 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 这个心的亡失,实际上是很容易发生,也比较自然。比方说,我们出生到这个世界上来,最初是孩提时代,那叫童心,本来在我们身上,后来会丢失的,丢失之后你慢慢成长,慢慢泯灭,知道这个世界上要趋利避害,学会了趋利避害就进入了人生的所谓功利境界,这就是心之亡失,心之丢失,然后人生也就不自在起来,中国老百姓的那句话说的真好: 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我们现在教育自己的下一代的方式是让他们早早的不自在,越早越好。在幼儿园起就要设置学算术了,还要学点英语,到小学的奥数,这个幼儿园最好是双语幼儿园,汉语英语一起来,然后早早的把我们的孩子推上了人生竞争的舞台。就让他们知道利害得失,知道自己的前程如何取决于自己所拥有的知识经济手段。让他们更好的丢失那个心,然后再把它们求回来,很难。他们到自己要求的时候是三十几岁之后,80后来了,80后正在反思自己的三观问题。我是80后的父母,凡是80后都是50后生出来的,所以50后对80后有一个不可推卸的债务,叫精神上的债务。我深深的感受到这一点。 现在我和我儿子之间可以进行哲学上的交流了,因为他们需要这一点。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我最近在求回来,人要安心立命。我们下一代最缺失的不是知识、技巧、不是运用逻辑和符号的能力,而是缺乏人生的基本信念,最缺少这个。 唐朝时,偏远的广东南海有个叫惠能的穷人,以砍柴为生。有一天当他去一个富人家卖柴的时候,听到主人在诵读《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听了之后,这个年轻人似有所悟,就请教主人从哪里能得到进一步解释。“在湖北黄梅,禅宗的第五代祖师弘忍法师正在训解佛法。他对《金刚经》的理解是最透彻的,你去他那里学习吧!”于是,这位年轻人就上路了。惠能来到黄梅,弘忍问道:“你来做什么?”惠能说:“我从岭南来,来求佛法。”弘忍说:“哦,汝是獦獠人(南蛮子),如何学的了佛,”惠能当即回答人有南北之分,佛性本无南北。此言一出,弘忍法师心里明白了“此獦獠根器大利”。根器就是慧根,现在来讲就是指智商,这样的人最适合把佛法传给他。 复旦大学医学院某学生给自己的同学喝的水里下了毒了。消息传来,我大为震惊。我以为这两个同学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后来调查的结果告诉我们并没有。只是平时相处个性不合,有一点小摩擦。我想何至于如此。对这个事情的我的第一个反应是下毒的那位学生在他成长的道路上,肯定没读过伟大的人文经典,至少没读过伟大的悲剧作品。他的心灵没有受到过震撼,他的灵魂没有得到过洗礼,心里他不懂得敬畏生命。他智商不会低,第一,考取复旦,容易吗?第二,他在医学院马上硕士免试直升博士,一定是高材生。智商怎么可能低?他缺少了什么?他根器不利。他的父母一度认为自己孩子成长的非常成功。考取复旦,而且马上要直升医学博士。现在他们怎么会这么想,他的孩子成长的究竟成功了没有?我跟我那些年轻的朋友们,他们成了年轻的父母。我跟他们讲,要重新思考一下,如何看待我们下一代的成功?什么是成功的标准? 我们这代人没什么希望。希望在80后90后00后身上。我们应当承认毛主席说的对。毛主席说:“承认世界主要是他们的。”那句话我们还记得吗?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遭气蓬勃,正在兴旺的时候。我们(50后60后70后)日薄西山了。我们经过30年改革开放,我们要脱贫,想发财,30年过去。我们留给我们的下一代一个怎样的社会状况。我们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是否从根本上帮助他们营造他们的精神家园。我们教育当中缺少了最根本的东西。我们追求卓越是吧?但失去了灵魂的卓越。哈佛大学前院长写了一本书,关于哈佛大学的自我反思。书名叫失去灵魂的卓越,副标题,哈佛是怎样遗忘教育的宗旨的?我看我们中国的大学更应该反思这一点,另外基础教育出了严重的问题。我认为复旦投毒这件事不是复旦的责任,是他这样一路走过来,终于进了复旦,责任在于基础教育。我们有时候补课,为时已晚。我们都说青少年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成熟,成长起来的阶段,怎么能不读一点心学呢?《传习录》 最起码,然后《六祖坛经》,这两本书必读。 前面讲了孟子是心学的开创者,禅宗是用佛教的语言讲心学,修行的方式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那么这个心如何理解呢?从《金刚经》里的八个字: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来理解,这句话不大好懂。我们平心不都有心吗?还要生干嘛?平时我们都有心,但此心是假的,支配着我们的,让我们形成了种种的欲望、期待、 焦虑、恐惧、绝望等等的这个心,业力造成的,因此叫业识。这个业识由五个方面构成叫五蕴——色受想行识。色指我们的五官接触外部事物,获得外部事物给我们的感觉、知觉、表象。受指酸甜苦辣各种感受,有了各种不同的感受,就会产生惦念,即欲望来了,这叫想。想了以后想要达到自己愿望的目标,需要“行”,即意志。意志要实现自己的目标,需要辨别,区分各种事物,这叫识。色受想行识构成了我们平时那个心,业力所成,所以叫业识。我们就在此心之中,我们就在业识之中了。如何把它破呢?给同学下毒的那位学生,不就是五蕴驱动的吗?我们把自己局限于自己这样一个业识里面了,我们就这我们这个小我里,这个小我一定着相,“应无所住, 而生其心”。此本心就来了,本心就是我们的心,也就是宇宙,是大其心。中国哲学是人生哲学,人生哲学就是守护和滋养我们的心。它不是针对头脑的。西方哲学针对头脑,中国哲学养心,要把我们的心养的和天一样大。那叫“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你相信这句话吗? 什么叫佛性?不是空、寂,这是对佛性的误解。佛性不是空寂,我们修佛做什么?把我们的生命情感统统丢掉,空其心,错了。你要坐禅是吗?怎么坐?心里什么东西都没有?那叫空心静坐。好,石头一定坐的比你好,你比得过石头吗?石头才叫空心静坐呢。千万不要误解了佛性,什么叫佛性。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它,,我们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 上的男男女女注定了要爱一次的,这件事情不是他们自己个人做出的决定。假如是个人主观上决定的,那么这世界会很奇怪,一部分人决定去爱,另一部分人决定不爱,没有这种事。每一个来到这个世间的男人和女人注定要爱一次, 不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这一点说明什么呢? 说明我们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已经有东西等着我们了,其中有一个就叫做爱情。具体的一次恋爱,跟世界上任何具体的事物一样,生生灭灭。因为具体的爱就是某一个男人跟某一个女人那份情感联系。 它跟一个苹果是一样的,苹果会成熟的,然后熟透了,然后开始腐烂,然后烂到最后什么影子都没了。这一点上爱情和苹果是一样的,这是具体的两个人之间的那份爱。但是具体的这一份爱消失,不等于爱本身没了。爱是佛性的一个方面,它不朽。假如某人恋爱过五次,五次都失恋了,于是他将来会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他说这个世界上爱情本不存在。他这么想,对还是错?他一定错了。 具体的爱情的消失不是爱本身的消失,他说这样的话来,表明了他已结失去了爱的能力。我们就拿这个例子来说明什么叫佛性: 佛性是人生不朽之价值的总和 不管什么时代的,其中一个方面叫爱情。仓央嘉措的一首诗:“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我读到这首诗,我的第一个反应, 仓央嘉措用这首诗把爱情收归了佛门。什么叫我们的心?本心就是宇宙,什么叫宇宙?人类生活不朽的价值。它不性不来,不增不减。我们来到这世间上做一-次人,就是展开我们的人生,就是要进入这不朽的价值。佛学让我们活的更好,不是让我们拒绝生活。于是陆象山说了这样的话: 宇宙内事, 就己分内事 王阳明心学在宋朝的先驱人物就是陆象山。因此我们说,你以为你跟那个异性的个人相恋是仅仅属于你们个人的事吗? 不,它是宇宙内事。然后你失恋了,觉的是自己的不幸。但己份内事,就是宇宙内事,它也是属于宇宙内事,不是你个人的偶然的不幸。我们年轻一代要有心学的修养,就是这个道理。我觉得年轻一代最痛苦的是白领,他们比新一代农民工要痛苦的多,这是他们不同的处境所导致的。比方说,我如果摆地摊的话。我没什么多大的烦恼。城管来了我就逃。城管走了,我又回来了。我最多有点愤怒,明天怎么样?不管。今天赚点钱,先管好自己的肚子再说。而白领想上升到资产阶级的队伍中去,又随时害怕跌落到无产阶级,白领的收入虽然比劳工要高,但他还没达到财务自由。这个阶层普遍的心理极坏,忧郁症,焦虑症发病率极高。我绝非虚言,我参加了我80后儿子的那些同学聚会旁听,他们是主要发言人,他们很喜欢我,因为我们之间并没有他们认为本应该有的代沟,他们想先讲讲他们的事,再咨询咨询我,我发现他们当中10个有8个有焦虑症。怎么办?找心理医生吧,有用吗?心理学是怎么用的啊?心理咨询师先教你,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一开始还有点效果。后来就不行了。后来几次尝试不行之后,心理医生的最后一招在他的口袋里,就是药,于是他们就从此患上了药物依赖症。 焦虑症发病率之高不是基因造成的,现在各所大学都开设心理咨询室来解决同学们的心理问题,其实根本问题在“心”。所以心学不是心理学,他们需要的是心学,改变人生态度,这才是最根本的事。他们的人生态度受制于这个时代的驱迫,时代把那些价值标准成功目标全部都给他们了,有人问,在今天讲王阳明心学有什么现实意义呢?这就是,我们能不能还中国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王阳明临走之前留下八个字: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就是我还要说什么呢?不必说了,不管周围怎样的黑暗,我们的心是光明的。王阳明的心学在中国,果实结到日本。日本有个学者叫高濑武次郎,写过一本书《日本之阳明学》,我引用一段,念给大家听:“我邦阳明学之特色,在其有活动的事业家,滕树之大孝(滕树对父母的孝感动日本全体国民),蕃山之经论(学问),执离之熏化(执离是教育家),中乔之献身事业,乃至维新诸豪杰震天动地之伟业,殆无一不由于王学所赐。”明治维新的领袖人物干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的豪杰们,无一不是王阳明的信徒。日本有一个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一生一块腰牌挂在腰上。上面刻了一行字“终身俯首拜阳明”。日本国民之精神由阳明学所赐。我不免感到有点凄凉,这本该是我们的大思想家,你到绍兴去看一看,拜谒一下王阳明的墓,你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王阳明的墓是日本人修的。墓碑背面刻的全是日本人的名字, 他们每年都要来。 如果没有禅宗,具体来说如果没有惠能,即无后来的王阳明,陆象山。所以说隋唐时候的佛学,他的最高成果禅宗,为宋明心学,准备好了思想材料。惠能来到黄梅县东禅寺,弘忍问道:“你来做什么?”惠能说:“我从岭南来,来求佛法。”弘忍说:“哦,汝是獦獠人(南蛮子),如何学的了佛,”惠能当即回答人有南北之分,佛性本无南北。此言一出,弘忍法师心里明白了“此獦獠根器大利”。根器就是慧根,现在来讲就是指智商,这样的人最适合把佛法传给他。虽然弘忍法师在听到惠能的回答之后知道他根器大利,但没有马上收他做徒弟,而弘忍年岁已高,面临衣钵传给谁的问题。衣钵的传承是继承权问题,当时唐朝朝廷支持佛教每一个寺院的方丈拥有大量田产,所以衣钵的传承同时也是田产的继承。从此寺庙里就不清净了,弘忍法师有很高的智慧,跟惠能说我不收你做徒弟,但我也不赶你走,你到碓房劳动( duì fáng,即舂米作坊),这是对惠能最好的保护。弘忍临终前,把众弟子叫到身旁,说:“汝等终日跟我学佛,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求?”你们各作一偈(偈句)给我看看。即作短诗表达对佛法的领会。后来众弟子回到料房里都想,作还是不作,后来一致认为不必作,因为弘忍最喜欢的弟子是神秀,还让他做了首席弟子,将来衣钵肯定他得,我们也去作,等于是和他竞争。将来他得了衣钵,没有我们好果子吃,所以大家想好了,不必做。神秀也要想作还是不作。他心里想,如果不作的话,衣钵肯定得不到。如果做了之后呢,师傅如果说作的不好,不光得不着衣钵,还在众弟子面前失去了威望,究竟作还是不作呢?神秀后来想出一个妙计,做还是要做的,但不要署名。在半夜三更里把它写在墙上。等师傅来看到了,说作得好,才能承认是自己做的,如果说作得不好不吭声就是。于是神秀作了一偈是: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身是菩提树”指我们要把自己的身体不光光看作是肉体,而且要看作是法身,像菩提树一般。因为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所以菩提成了智慧的象征。“心如明镜台”我们的心本来很干净,像明镜一般。“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来到这人世间到处都是灰尘(烦恼),难免要沾染是灰尘,因此我们要不断的擦,不要沾染上灰尘。弘忍一看就明白这是神秀所座,跟众弟子说你们每天都要背诵这个偈句,对你们修行有很大的好处。后来弘忍私下召见神秀,问他这个偈句是不是你作的吗,神秀说是。弘忍说:“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在门外,未入门内。”于是弘忍让神秀再去作一首。但神秀后来这几天神思恍惚,再也作不出第二首。而众弟子都在背诵他的偈句,被惠能听见了,惠能问一个小和尚,你们都在念什么,小和尚跟他说我们师傅让我们天天背诵神秀首座的偈句。惠能说,我不识字,你能不能完整的念给我听。小和尚念了,念完之后,惠能说,我也来作一首。旁边另一个和尚乐了,跟他说,你一个猖獠(南蛮子),还做什么偈句,到舂米房里舂米去吧。惠能马上回答,切不可轻视初学者,轻视他人有无边无量的罪。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后来有一句古话叫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这句话就是从惠能的这句话里套出来的。惠能说我不会写字,烦劳你帮我把我作的偈句也写在那个墙上。那个人说,你先念吧,于是惠能念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 那和尚一听心想果然境界高了,但还是不愿帮他写,提了一个条件,如果惠能得了衣钵的话,必须先来渡我。惠能说这没问题,于是那和尚帮他写墙上了。弘忍法师看到了,众弟子也都在边上。弘忍法师脱下自己一只鞋子,把惠能的偈句擦掉了,说了一句话,“亦未见本心”。也就是说虽然比神秀的境界高,但也没见性,就是也未能成佛。(见性才能成佛)神秀的毛病出在哪里?他说我们有一个本来干净的心,然后,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可能要沾染上灰尘。什么叫修行呢?就是不断的擦灰,就是我不断的把我们的心跟外部世界隔绝开来。要保持这种隔绝。因为外部世界充满了烦恼。在这层意思里面,他把心跟烦恼对立起来了。这个对立错了。我们之前已经讲过,烦恼就来自于我们的心,智慧也来自我们的心。智慧跟烦恼是对立的,但它们同出一源,根源还是那个心,你怎么好把这二者对立起来,二元对立呢,这是其中一个错。还有一个错。他把修行看作是对烦恼的拒绝,这意味着把众生的烦恼拒之于门外,求个人的自了,是小乘佛教,只求自己的解脱问题。而释迦牟尼的智慧是:大智慧就是大悲悯。你没有悲悯你就没有智慧。我们怎么好把众生的烦恼拒之门外呢?我们要拥抱众生的烦恼,把众生的烦恼也看成自己的烦恼,看众生的罪过也看成是自己的罪过。这才是大乘佛教。所以毛病有二个方面。慧根不同于智商,智商可以测量,但是慧根不行,慧根可以判断。智慧就是悲悯,(有悲悯) 这样的人慧根不浅,悲悯和智慧是同一件事情,就是你的心大了,你打破了形骸之间隔,你的心就大了,心里小怎么会悲悯呢。惠能的偈句比神秀的境界高,但是弘忍说亦未见本性。惠能把神秀所表达的心跟外部世界的二元对立无掉了,无掉了这时候什么都没有了,但其实有东西来,而这时候的惠能不知道。他的偈句表达了《金刚经》里那八个字的前四个字“应无所住”,即也别把自己本来干净的心当境相住在那里了,这叫着了净相。这也是住相,就是住净相。莲花是佛教的象征,而莲花生在在污泥,智慧从哪里来?从烦恼中来。世界上如果本无烦恼,要智慧干嘛,智慧是从烦恼中来的。所以要彻底,惠能彻底了是吧?“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无所住”,无了之后,你不能停留在无里面,你说出了空,不能停留在空里面。那叫执着于空,又是烦恼。你需要把空再空掉,叫空空,就是回到人世间,再次入世修行。禅宗讲修行要达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境界,这个更近一步就是指回到生活中来。所以此时惠能悟到了金刚经前四个字“应无所住”,但后四个字“而生其心”还未悟到。弘忍法师把惠能的偈句擦了,这个动作其中有禅意,什么禅意?惠能的偈句是表达无的境界,而擦掉这个偈句表示对这个无再无一次。空了是吧,把这个空再空一次吧。弘忍知道惠能快悟了,今晚会成佛,于是做了一点准备,到黄梅县东禅寺附近九江边一个驿站的渡口处,准备了一艘船。 做好此准备之后,在黄昏时分弘忍到了舂米房里,惠能正在舂米,舂米是非常繁重的体力劳动,一块很大的堆石,上方系在一根又长又粗的木棒上,那叫杠杆,这一头踩下去,对手往上升,这头一放那叫舂米。惠能是身体瘦弱的人他没那么大的力气,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找了一块蛮大的石头敷在腰上,增加体重,这叫腰石舂米。弘忍法师看到他是如此舂米的,于是就说,你是个求道的人,为了求得佛法,忘记了自己的身体,正应当如此。然后问他米熟了没有?你冲好了没有?慧能领会了弘忍法师这句话的内在含义,回答说米老早冲好了,就差最后一道工序,用筛子筛一筛。弘忍法师也立刻明白惠能在告诉他什么。筛子的筛,是不是老师的诗的谐音?如果写出来也很清楚,把筛子的竹子头拿掉,就是师。弘忍法师知道惠能告诉自己,我早已准备好,就差最后一个环节,由师傅来帮我开悟。弘忍法师也不说话,举起手中的手杖往对侧上敲了三下,而后走了,惠能心领神会,这意思是叫我半夜三更时分到方丈室去。三更时分慧能到了方丈室,弘忍用一块很大的袈裟把窗户遮掩了,不让灯光透露出去,再灯下,终于给惠能讲金刚经了。讲到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八个字的时候,在《六祖坛经》里并没说弘忍是如何讲解的,只是说惠能听到他的讲解之后,言下大悟。惠能接着师傅的话往下说,连说了五个何其: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自性就是自本性,就是自本心,也就是佛性,人人都具备。无论我们的生活处境是怎样,顺境也罢,逆境也罢,都不足于撼动它,万事万物的真理,我们本自信本来具备,这恰好是如孟子所说的那句话: 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真理不要到本性之外去求,何其自信,能生万法,法就是事物,万法就是万事万物,万事万物的真实的意义则像我们的佛性呈现。平时我们所把握到的事物的意义都不是真实的,所以你见到了佛性之后,万事万物的真实意义才向你呈现,这就是五个何其。弘忍法师一听到他说出这五个何其来,知道他悟了,就把衣钵传给了他,我们讲惠能顿悟的例子,来说什么事,也就是在说金刚经八个字,因无所住,而生其心,此心一来叫自本性起来,就成了佛,叫即心即佛。 禅宗通过惠能奠定了基础。我们看到了禅宗就是佛教中的心学,他对心的领会,我们看到。叫自本心,也就是佛性。佛性人人都具备,但是平时没看到,因为心没起来你看不到,不是用眼睛看,佛教当中讲观想是吧?此观者不是眼睛,不是用眼睛看,是本心起来,本心可了不得,大如天。把小我放下来,那叫去除了人我别。把人我别给它去除掉了。 我们非常重视自己这个“我”。我们不断的拿出来跟别人比,如果发现别人比自己高,心生嫉妒,如果发现别人比自己低,心生傲慢,我们不断的拿出来跟人家比的,我是自己的本来面目吗?是自己的自信吗?不是。所以禅宗修行第一件事就解决这个东西,解决这样的小我,假如慧能尚未圆寂,那么他就还在广东韶关市南华市,古代叫宝林寺,在那里主持东山法会,然后我王德峰去参见他,我前去参见会能是带着一个目的,我想要在慧能面前印证一下我王德功悟过没有,对吧?我相信慧能一定会接见我的,那么接见我一定问我问题,当然用古汉语问,第一个问题,甚麽物(什么东西)?第二个问题,恁麽來(怎么来)?也就是说什么东西怎么来?假如我应声回答,复旦教授坐飞机来。完了。惠能一定知道此人没悟过, 底下就没什么交流的必要了。我该怎么回答他第一个问题,复旦教授不是我的本来面目,对吧?那么我该怎么回答他的问题?什么物?某人的丈夫,某人的父亲,不是我的本来面目,哪有一个男人天生是丈夫的,他成为丈夫是被他妻子做成的,哪有一个人天生是父亲的?他成为父亲是当他收拾他的儿子的那一天,他儿子把他作为父亲也生出来了,所以我说什么都错了,那么我该怎么回答?应该这么回答,不是东西,没来。来的只是我的肉体,佛性不来不去。假如我是这样回答的,我相信惠能会认可我,此人还算是悟过的。私底下还可能有交流的可能。所以禅宗的心学我们由此可见一斑,这是最根本的。去掉人我别,放下本来不是你本来面目的东西,你别把它端出来跟人家比,它不是本来面目,所以惠能跟那个嘲笑他的和尚说了。切不可轻视初学者,其实他能有无边无量的罪,这句话上纲上线,这刚上对了,线也是上对了。人类文明、社会文明、社会中的文明中的种种的病症,有一个总的根源,什么根源?轻视别人,所以叫无边无量的罪。 所以禅宗的历史上第一组是达摩,印度人。从印度来到东土就是来到中国,传心法。遇到了梁武帝。梁武帝笃信佛教。那么达摩就想度化他。两个人就交流。梁武帝问达摩,我这辈子不知造了多少庙,供养了多少和尚,你看我这个功德大不大?达摩回答说这不叫功德,然后梁武帝听了就很不高兴,有人就拿这个掌故(典故)问惠能,这惠能说切不可怀疑。达摩说的对。梁武帝那个不叫功德,叫福德。他修的是福报,那个人追问,那么在你看来什么是功德?惠能回答了八八个字: 见性是功,平等是德 功是什么?我们心灵所达到的境界,那叫见了佛性,自见本性,就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德是什么?人与人打交道。人与人打交道的原则应该是什么?平等。平等是德,合起来叫功德。所以修禅禅宗的学习, 第一件事情要守戒,一切宗派都是这样,所谓戒定慧是吧?禅宗守什么戒?戒轻视他人,这就是禅宗的戒。没有这一步谈不上后面的定慧。有的宗派在戒这方面要求很高是吧?特别是律宗,纪律的律,戒的名目多了,关键是什么?真正的根本的戒是平等,就永不轻视任何人。这就是禅宗讲的戒。有的人学佛很恭敬,每天做功课,我中学同学就这样的。功课当中有一个功课叫拜。拜佛,五体投地的大拜。那么有一次我去造访。正好他在拜。时间没到,他还不能站起来的,要拜好了才起来是吧?大热天的。空调都不开的。我看他拜得大汗淋漓。我就心里很佩服,我都做不到的。等他拜好了站起来跟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某人的是非。我就跟他讲你白拜了。你刚才白拜了。你刚才那叫体育锻炼,对吧?他说你怎么知道的?我说你《六祖坛经》看过吗?拜佛是必要的,但并不是你面对泥塑的或者木头造的佛像拜,这只是偶像。你为什么要拜?是把小我放下来,拜的时候头一定要碰地的,掰的头还不碰地,就说你还有东西在那里自负了,还自以为是的不彻底,要把小我彻底的放到地上去,这就是五体投地的拜的原因。每天提醒自己,并不是泥质的或者木质的佛像值得拜,我说你以后看六祖坛经再拜,我跟他是中学时代的友人,所以我们两个人说话没有忌讳的,我很坦率。我说我不敢说修行,到现在我都不敢说我在修行,为什么?第一件事情做不到,平等。很难,各位,你想想你回顾一下自己,我们周围打交道的人当中难免会碰到这样的人,你笨一点倒也算了但是还坏,要既笨又坏。我有时候想到这样的人,心中难免起了对他的轻视之心是吧?这个念头一起来我就知道我错了。这个事情真难。比戒酒和戒烟难的多。戒酒戒烟说不定还有一份功利的考虑是吧?要活得长一点。所以禅宗的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众生平等,这是了不起的。 为什么众生平等,根据在哪里?人皆有佛性。有一个弟子问他的师傅,因为这个弟子一直没有悟,因为你出家了就要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是吧?那么他有一天终于忍不住问师傅了,我们要皈依佛,师傅,你能不能告诉我佛究竟在哪里?师傅这么回答的,在你面前听你说佛法的就是佛,就这一句话那个弟子悟了,众生是佛,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佛是已经觉悟了的众生。所以佛教严格来说不是宗教,他是无神论的,没神的。释迦摩尼是普通的人,我们用汉字佛翻译,梵文当中那个单词叫बुद्ध Buddha,Buddha的本意是什么?是觉悟者。每个人都有佛性,这佛性跟宇宙一样大,只是没见到的情况下叫什么?凡夫。前面迷是凡夫,后面悟既是佛,所以永不可轻视任何人。假如一个人他犯下的罪过,不光道德上不能接受它,法律上还要制裁它,要把它关起来,让他坐牢,不让他继续危害社会。面对这样的人你仍不可轻视他,因为他佛性还在,他一旦悟了就是佛,所以中国老百姓就有一句话来了,叫什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没有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没有希望的,因为他身上佛性还在,这是了不起的。 禅宗的心学讲我们本心起来,知识服务叫即心即佛。他讲述了中国思想以前没讲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境界,众生平等。众生之间差别很大,出生门第不同,资愚不等,有人聪明,有人笨,性格有很大的差别,男人和女人还有性别,种种之差别,都不足以让一个人可以比别人低,因为他佛性在。每个人都要堂堂正正自作主张,禅宗就是这个意思,惠能跟前来问他佛法的人这么说,不是我能够度你的,每一个人都是自性自度,我只是启发你,我们这些小根之人,因为根器不利对吧?需要什么?善根之人,叫大善知识来开导我们,这是需要的。但是开导不等于他能让我们 度了,我们还是自度,是在他的启发下,我们自性自度,这样禅宗的思想就为宋明心学做了准备了。 我上午讲宋朝和明朝中国的哲学是第二次高峰,第一次高峰在先秦,叫百家争鸣。第二次高峰,宋朝明朝。这个时代的到来是因为一个根本的问题要解决。宋明新儒学分了两派,程朱理学、陆王心学。虽然两派对立目标一致,什么?中国人心中之贼,要去破了。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我们中国人如何树立起自己独立的人格?什么叫独立的人格?道德自觉的主体,彻底的打破主奴关系的文化。王阳明后来这么讲,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要做收拾精神,自作主张的大英雄,这叫中国人自己的独立人格的树立。人的社会地位有高低,你最多叫贩夫走卒,我叫引车卖浆者流,不妨碍我们成为什么大英雄,那叫收拾精神自作主张,这个目标。宋明新儒学的共同目标,破心中之贼。这是中国人自己的伟大的启蒙运动。禅宗为它做了准备。我们有了根据。因为禅宗告诉我们,人皆有佛性。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心即心,即佛。于是才有了陆象山,王阳明的心学。所以,第三个问题,什么是阳明心学? 我们上午讲了孟子的心学。这是开端,然后我们又讲了禅宗的心学,用佛教的语言讲的心学。然后,我们现在就来看这个心学在中国的最高成果——阳明心学。阳明心学第一层意思,就是我上午讲第一个命题,心即理。心外没有理。我上午也略略在讲了心外没有理的道理。我们现在做事每每凭借的就是心外之理,对吧。好我们来看什么叫心即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本书合起来叫四书。第一本就是《大学》。《大学》这本书对于我们中国人哲学修养,是第一要看的书,这叫初学入德之门。这篇文字,是孔子的一个非常杰出的弟子曾子所做(有争议,但作者是谁不重要)。这篇文字本来在收录在礼记里边,二程兄弟程颐程颢把这礼记当中的《大学》这一篇专门抽出来。让它成为一本单独、独立的书。《大学》之后,另一本叫《中庸》曾子的学生子思所作。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孟子的老师。我们现在先看《大学》这本书,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叫三条纲领。什么叫大学,大人之学。什么叫大人之学,学做君子,跟小人区分。一般来说是什么时候开始,都这本书呢?按照孔子的说法,15岁。孔子说他自己15志于学。有志于学问了。这个学是什么?学做君子,学习君子的境界,15岁开始。15岁之前叫小学,15岁之后叫大学。小学是什么呢,不是今天我们讲的那个小学中学大学不是。小学在古代就是什么,一个孩子在孩提时代的要教他识字,教他算数,知道他起码教他音乐,还要教他待人接物,这叫小学。到了15岁,大学。就是学习做君子啊,那么,就要读《大学》这本书了。《大学》第一句话就是讲述了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什么叫明明德?第一个明字是个动词。我们本有明德,但是我们没看到,它被遮蔽了,再把它拿出来,启发出来,把它彰显出来,那叫明明德。所以,明德是什么呢?明德就是心之德。德什么意思呢?用英语来说啊,叫virtue。学过英语的朋友知道virtue。就是一个事物的特征属性,或德性。它不等于伦理学概念啊,每个东西都有它的virtue。我们的两条腿的virtue是什么?跑步弹跳。我们头脑的virtue是什么?思考学习。那么,我们的心的virtue叫明德,本有,然后遮蔽掉了。把遮蔽去掉让它明明起来,那叫什么啊,明明德。那么,明明德该如何明?第二句话来了,在亲民。亲民的民就是人民生活。我们明明德不是个人关在书斋里边。自己的苦思冥想,不是明明德,不是这个功夫哦。明明德的功夫途径在体会人民生活,因为天道在人民生活中。到15岁呢,就要领会了百姓平常的生活,里边有道,这叫亲民。然后,止于至善。就是最高的目标。就让我们的心,跟天理一致,叫至善。这是王阳明对至善的理解,什么叫至善。使我们的心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跟天理一致,此心纯乎天理之极,极的意识就是标准。我们的本心,我们的明德,一旦明了,就是回到明德中,叫明明德。我们就要修养这个明明德的等途径,途径就是亲民,就是领会人民生活。领会人民生活,指向一个让我们的心跟天理一致的目标。心中所想到的东西无一不是天理之标准,不掺杂任何的小我的私欲、个人的偏见。把偏见、私欲清洗掉这叫纯乎天理之极。这种状态叫至善。 这是大学的三纲领,那么还有八条目,具体怎么来做呢?一共是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叫八条目。那么,朱熹也讲《大学》。他就按照《大学》写的这个顺序。这时候,他提出的格物之学就是朱熹教我们怎么格物。朱熹是南宋人,南宋的思想家,王阳明是明朝的。少年时候到王阳明曾经跟他的老师做过一个讨论。他问他的老师什么是人生第一等的事情,老师回答说,读书做官。王阳明少年王阳明听了不能接受。他跟老师说这不是第一等事。那么,老师反问他,你认为是什么?他说读书学做圣贤。他老师听了哈哈大笑,你也太高了,太空了。我们做不了圣贤,我们好好读书去做官吧。你看少年的王阳明这个境界已经来了。第一等事,读书学做圣贤。那么,后来呢,王阳明不知道该怎么学了,有一个人告诉了王阳明,有一个路径,像朱熹教我们的,先从格物开始。 什么叫格物?我们要对事物进行观察和理解。比如说,我们看一根竹子。我们盯着他看,然后一定要想清楚,竹子为什么被称为竹子。没有被称其为另外一颗比方说树,榆树,它为什么没被称作榆树呢?这里边有一份竹子的理呀,你要把它体会出来。这一步做了再说致知,即格物而后致知,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身修而后治国,治国而后平天下。王阳明听了觉得好,有信心了,原来圣人是可以学的,而且有路径。于是第一步开始格物。格什么?格竹子。这是蛮了不起的努力,从个别中看到一般,我们永远面对一根个别的竹子,要从中体会到竹子一般的道理。结果,他格了七天七夜。没格出道理来,到是格出一身毛病来了。这时候,他失去了信心了,要养病了,要养病就躲到道家学说里去,开始养生。后来又接触了佛学,开始领会禅宗。这是他做学问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是朱熹的学问,格物,没格成功。,第二阶段学习老子、庄子学说还有佛学。禅宗给他极大的启发,当时他已经科举成功,但做官被贬到贵州一个蛮荒之地,龙场。他在那里吃足了苦头。有一天半夜三更,他顿悟了,突然明白是什么是儒家格物致知的学说。格物致知,驱使我们自性具足。自性具足,指不要去看外部的事物,不要求外物之理。心外无物。他顿悟了这一点,激动得半夜三更大喊大叫,这叫龙场顿悟。顿悟之后的王阳明。开始教学了,教他的心学。他就走了一场背叛朱熹学问的道路。朱熹的学问,是让我们去从外部事物当中去发现天理。王阳明突然明白了,这叫禅宗的顿悟啊。天理不在外部事物中,在我们心里,心即理 陆象山跟王阳明一样,也是顿悟,陆象山跟朱熹是很好的朋友,但是在学问上对立,他们发生过一次大辩论,叫鹅湖之会。我们中国人要解决一个破心中的问题是吧,程朱理学指点了一条什么路。先从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当中去领会到天理,然后把他说明白让全体中国老百姓都懂它,然后来克服自己的个人私欲。这叫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问题出在哪里?天理如果在人心之外,在人心之上,脱离人性,那就是僵死的教条,它没有力量。你认识他也一样。对你的生活和行为,生命时间毫无影响。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天那些跟父母对簿公堂的儿女们,他们难道不知道孝之礼吗?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小耳濡这个道理吧?头脑里知道孝之理有用吗?这个例在他的心之外。因此他照样跟父母对簿公堂,争夺财产,问题的关键在此。陆象山,王阳明发现程朱理学走的路不对。把天理高高在上的端在那里,向老百姓解释清楚,然后大家去服从他。这个天理就成了僵死的教条。天理在哪里?在人心里。陆象山讲这话,后来王阳明接着讲这话,良知乃是天理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 王阳明带兵打仗时,有一次他手下抓到一个大盗贼,把他押到王阳明面前,这个人做过许多伤天害理的事,王阳明就跟他说,你做如此伤天害理的事情,你良知何在?盗贼说,王先生,我久仰你大名,我知道你天天说良知良知,你能不能把良知拿出来给我看看。王阳明说好,我现在就拿出来给你看。这样,我现在决定放了你。但走之前有一个条件,就是把你身上所有的东西给我留下来。那么这个,盗贼身上还有什么东西呢?只有身上的衣服。盗贼一开始很高兴,但当王阳明手下把盗贼剥衣服剥到还剩裤衩的时候盗贼叫唤起来了,王先生,求求你,把这裤衩就给我留下吧。刚说完这句话,王阳明当即大喝一声良知,当下呈现了。如孟子所说羞恶之心人皆有。任何一个人犯了罪,或者做了错事他一定会有一个愿望,为自己这个行为做一个辩护。他这个做辩护的愿望,表明他有羞恶之心。我们再来看王阳明说到这句话良知当下呈现了,什么意思,它不是经过判断推理得来的,而是他生命情感的真相在此时此刻不由自主的呈现了。情不自禁的来了。所以,这不是头脑的是,这是心的事情。良知不是在头脑,。是在我们心里。这个心里边是什么东西?生命情感。头脑里边是什么东西?概念判断推理。我们别误解了良知。别以为他好像是西方哲学家,比如说德国的康德所说的先天之上,不这个意思。良知是我们生命情感的本身的存在。 头脑和心有区别。要说明头脑和心的区分太容易了。比方说,有一个人恋爱了,后来有失恋了。失恋是一种很大的痛苦,他无法排解,后来只有一个办法,找到一个知心朋友,向他倾诉知心朋友想劝他把这件事情放下,想想看,该怎么劝,没办法劝。后来那个知心朋友满聪明的,想到一句话,跟那个失恋的人说,你要知道天涯何处无芳草。这句话倒是符合理性的啊。失恋的人听了他这句话之后头脑想通了。因为它完全符合理性。他头脑想通了,他做出一个决定,把这件事情放下。他的头脑刚刚做好这个决定,心里又一阵难受起来。李清照那首诗写得好,“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就是头脑和心的区别,但心更根本。在头脑里边活动的是概念、判断、推理,在心里边活动的是生命体验,生命感受。我们头脑中的概念、判断、推理是不可能把我们心中的生命情感给消解掉。这就是孟子所讲的心。 所以,现在我们看到,朱熹理学跟阳明的心学,在哪里对立? 朱熹的理学让我们用头脑去理解天理,然后再诉诸生命实践。但我们头脑中理解了一种道理,但它不可能成为我们生命实践的动力。生命实践的动力来自我们的心,就是生命情感。驱使我们去行动的是情感的力量,情感发自于心。这个发自于心的情感要在它的本真的真相里面,那叫天理。这就是心即理这句话的意思。朱熹告诉我们,天下先要有孝之理,人才会有孝亲之心。孝之理是不朽的,本来就存在的。这是朱熹理学的出发点,所以先要把那些不朽的理说清楚,然后我们去认识他,由于认识了这份天理,我们就有了生命实践的那个心。但是这个道理是不能成立的。王元明把这个关系颠倒过来,认为天下因为有孝亲之心才会有孝之理。这道理在哪里?我们拿论语中一个典故来举例:礼崩乐坏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宰我问:“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登场,钻燧取火的木头轮过了一遍,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孔子说:“(才一年的时间,)你就吃开了大米饭,穿起了锦缎衣,你心安吗?”宰我说:“我心安。”孔子说:“你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所以不那样做。如今你既觉得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来,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难道宰子对他的父母没有三年的爱吗? 孔子拿什么做标准判断说宰予这个人不仁?心安与否。儒家的核心观念仁并不是一个概念,它是生命情感的真相。我们对父母的爱从哪里来?是因为我们亲身感受过父母亲给我们的关爱和恩典,我们在父母亲的关爱和抚养下长大,父母亲给我们的恩典,我们亲身感受过。如果我们还不去回报,我们会心安吗?孝亲之心就是这么来的。他不是来自我们的头脑对最一份道理的认识,而是来自我们对父母亲给我们恩点的亲身感受。由于有这份亲身感受,我们就要去回报,而不回报会心不安。安与不安,不是头脑的事情是心的事情。心不安是有声音的,这声音叫良知的呼声。 我们有时候做了一件事情,比方说,你是企业家。假如你做了一件事情,很大的影响了一个员工的命运。你对他所实行的这个做法,可能在理性上完全通的过,完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和规则,但回到家里,吃饭时心里又想起这件事情,突然心里不安起来。于是你又把这件事在头脑里边又想了一遍,发现自己没做错。完全符合理性的。但吃着吃着,又想起来这件事。这声音来自你的心。因为你不安。所以我跟那些企业家讲,你们学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根据管理科学建立起来,但这事情绝不是根本。你跟企业当中的每一个成员打交道,还有一种更根本的道理呢?这个道理西方管理科学是说不出来的,然后他们问我什么道理?我说,天理啊。他说,天理?你说说看,我说,这不是说的,需要从你心里去求。你回到你心里就知道了,不是回到头脑里啊。你就马上就知道,你不知道也没关系,到时候自然会有良知的呼声。这个良知就是王阳明讲的,良知奈天理昭明灵觉处,它才是真正的力量,头脑是压不过它的。那么心来自哪里?心就存在于我们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叫五伦,现在帝制推翻了没皇帝了,其实君臣还这个君就是我们这个中华民族。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成员,这一层关系永远在的,你走到天涯海角,都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这叫现代的君臣关系。到海外留学的80后90和比国内大陆的80后90后更爱国,那是一种生命情感。把这五种关系拿掉,我们说还有一individual。在中国思想中属于不可理解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里讲的关于自我价值实现,对中国人来说,不可思议。我们中国人每一个人在人生的历程当中或成功或失败,这些成功或者失败的价值最后都我们跟亲人的关系中。也落实在我们跟民族的关系中。中国人在人生的舞台上取得了成功了,会想到告慰父母,让家人知道,这是中国人人生价值的实现落实之处。80后在他们成长的过程当中,一度以为自己是世界公民。后来终于发现自己还是中国人。我发现我儿子他还是中国人什么事情?当我有了我的孙女,我儿子有了他的女儿的那一刻,他后来跟我讲他说,“我心里最柔软的东西被触动了,我知道我以后该干什么了。”他马上作为一个中国人领会到了那份妇女之情。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他再也不说我要自我实现。我们这个民族因此而了不起。下一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命根子,真正的中国人都为下一代而奋斗的。我家里一个钟点工,50多岁,我说,你在上海混了几年,他说,十几年了,大概19年也挣了些钱呢吧。我说,你应该去你退休啊,享一享清闲的福吧,他说不行。他说,我有两个儿子。第一个儿子结婚了,二儿子在读大学,还需要钱,因此他每天干五户人家的钟点工。我真知道这是个了不起的民族,为下一代,就是为未来。我们这个民主是为未来而奋斗的民族。下一代就是未来。哪怕这辈子吃了在多的苦。只要下一代超过我们的生活就好了,为下一代开辟一片光明幸福的人生道路,我吃再多的苦都可以。世界上还有另外一个民族是这样的吗?没有,就我们中华民族。。 所以我对那些不断地跟我讲西方个人主义原理的学者们,我心里很反感,个人主义不适合于中国。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方式,我们这个民族的人生价值境界,在儒道佛里的,不在西方宗教和西方哲学里。王阳明讲的心是良知所在的地方,而良知不是理性认识啊,是对人与人的关系的真相的领会。因为孝亲之心才有了孝之理,而孝亲之心就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来,我们感受到父母亲给我们的恩典,我们想要去回报。这叫孝亲之心。无此心,即无此理。一个孝字,在英语当中找不到任何一个对应的词翻译,也许你会翻译成respect and love,对长辈的尊重和爱,但这个爱,它究竟是什么?我们中国人全明白什么叫孝。什么时候最明白。倘若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人生少数的几大大痛之一。一旦你在此痛之中,你一定全然明白什么叫孝。它不是概念,它是生命情感的一个方面的真相。我们在此真相中了,我们就在孝亲之心中,于是才有了那个孝之理。 第二致良知。王阳明新学的全部学问。如果概括的话就三个字:致良知。致不是获取。不是创设。为因为我们本有良知。和需要去娶她呢。我刚才说良知是有声音的,这个比喻蛮重要的,这是我对王阳明心血的一个重要体会,说出来请大家讨论,所以在我看来致良知就是听良知。根本的关键处就在听。怕的是你听不到。有时候受到干扰了你就听不到了。干扰来自种种,一种叫私欲,那你听不到。还有一种叫逻辑,理性的逻辑,你很发达,也让你听不到。良知是超越逻辑的。放下你那个逻辑的头脑。放下你的私欲对你的支配,你才可能听。这听是一种努力。那么下面有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去听了。要我在自己的生命实践中听,这个听就是行。行就是生命实践,离开行,永不可能听。我们跟年轻人讲一番做人的道理。解决问题吗?绝不解决问题。所以如何让我们的下一代听到良知呢?叫他们去实践。那么第三个命题来了,知行合一。 如何行的方法,致就是听,如何听,知行合一。在自己的生命实践中去听到良知。知和行不能分作二件事,它本不是二件事,它是一件事。不能以为,在行之前先要有知,如果这样的话,那就是朱熹理学了。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行才完成了知。想想这个道理是什么?并不是在行之前有知,知就是行的开端,头脑中认识的道理叫作头脑中的知,它带来不了行动。 所谓知是行之始,这个知是对真理的领会,凡是真理一定是我们心向往之的。心向往之,这就是行之始。你看到了美好的景色,你都要想过去,融入其中,因为你心向往之,所以心向往之,表明了知是我们行动的动力。人知道这东西好,就心向往之,人知道那东西不好,叫避之唯恐不及。这个知是行之始,就是不由自主,心向往之。比如我们中国人曾经认为西方文明是真理所在,所以中国近代史开端上,一批又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西方寻求真理,当时西方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心向往之。现代才终于发现它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终于西方文明不再是真理了,不再是东方人,阿拉伯人心向往之的了。但是这里我们看到凡是我们确认为真理的东西,它同时一定是我们向往的。心来了。这就行之始。 那行为什么是知之诚呢?这真理你既然心向往之,你就想要跟它融为一体嘛。你要融入其中啊,你想做的事情就是你要跟这个向往的东西融为一体。如何融为一体?行。不行如何融入一体呢?因为我们向往了,所以我们去行动,行动就是让我们自身跟它们融为一体。这样我们的生命因此有了意义,有了精彩。让我们生活在真理中,这叫行是知之诚。全部这一切都是实践的,而不是理论的。心学,这个学是实践。学了就要习,合起来叫学习,论语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曰乎”。习的繁体字怎么写,“習”。羽就是鸟的翅膀,一只鸟它一天要数飞之,要飞好几次,然后就拿这个习字来说。我们学做圣贤,这个学就是不断实践,“一日数飞,如鸟一般。学而不习,非学也”。学的不是指科学,不是这件事,是学做人,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和精彩,让我们生命在真理中,叫学而时习之。叫知行合一。 整个心学绝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学者可以研究它,但王阳明心学是叫我们去身体力行。行有未到处,一定是知没到。要证明这一点。所以致良知乃是生命实践之工夫,而不是单纯认识的活动。“不然,此事不成知。”如果你不曾实践,就是你还没知呢。一知就行动。就心向往之。不然只是不成知,此确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我们去读王阳明的《传习录》,语录中王阳明与弟子的对话无一不在指点我们如何实践 。王阳明的心学是实践的事情。比如如何练毛笔字,不要求字好看,只是一个用敬的工夫,你写书法,练字,不图字好看,只是一个用敬。现在一练起书法就想,哦,自己最好成为书法家,写的字到处有人欣赏,那么你开始求了,错了。你要做的事情,是浇灌你的树根,不要做花想,不要做叶想,不要做枝想。这是王阳明原话。打一个比喻,我们种一颗树是想,它应该开灿烂的花,有茂盛的叶,但殊不知花、枝、叶也罢,树根只要扎的深,它自己出来的东西,而不是你求的。你如果练书法不图字好看,这是第一个前提。你如果办企业,不图晋升五百强,你办事情,认认真真做,用敬啊,这叫工夫。在根子上入手,那叫浇灌。只要树根浇灌的好,根扎的深,我们还怕什么。冬天一定会来,这颗树的花叶都要凋零,剩下光秃秃的树枝,没关系,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它又花繁叶盛起来。如果那个树的根扎不深呢?很浅呢,它冻死了,就这个道理。举一个例子,王阳明的心学用到我们生活中来了,它的实践叫知行合一,如何知行合一,这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听,听什么?良知。良知乃是我们生命的意义的根本,因为它和天在一起的。那就是天理。不要专门的枝枝桠桠的去学这个,学那个。然后记下来一百多条,也记不完,要到处去应用自如。 儒家讲人生最高成就是一生三不朽,王阳明做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他多次带兵打仗,平定宁王叛乱。立德指他这一生的行为,是个榜样。立言指王阳明的心学。他如果没有实践给我们看,恐怕我们会认为这只是空论,但他做给我们看了,让许多人折服。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要人物无一不是王阳明的信徒。曾国藩,李鸿章,蒋介石,毛泽东没公开承认,因为他反对儒家学说是吧,但他的精神和王阳明一脉相承。这就是王阳明,这就是他的知行合一的学说,不要在那空翻书,讨论来讨论去,真理不在口中的辩论,真理就是在你的生命实践当中去听到天理。如果我们用王阳明心学去阐发孟论,让我们别忘记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因为你有止于至善的目标,就是你有人生目标了,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定静安虑,这些来自哪里。来自于知道目标,知道我最终要达到什么。 【课程介绍】阳明心学:解答生命困惑的启示 视频课 1分23秒 1 全集试看 心学开端:先秦孔孟 视频课 57分25秒 2 部分试看 佛教中的心学:唐代禅宗 视频课 56分10秒 3 部分试看 阳明心学形成:宋明理学-心学之争 视频课 55分53秒 4 全集试看 在资本和技术时代中的人类生存状况 视频课 22分36秒 5 部分试看 阳明心学的全貌:《大学问》 视频课 15分38秒 6 部分试看 《大学问》释三纲领(上) 视频课 39分32秒 7 部分试看 《大学问》释三纲领(下) 视频课 37分45秒 8 《大学问》释定静安虑 视频课 预计2月14日 18:00上线 9 《大学问》释八条目 视频课 待上线 10 阳明心学的概括:四句教 视频课 待上线 11 阳明心学不是理论,是功夫条理体系 视频课 待上线 12 (一)理是心之功夫 视频课 待上线 13 (二)生命实践是真知的功夫 视频课 待上线 14 (三)路是人走出来的 视频课 待上线 15 (四)”主一”之功 视频课 待上线 16 (五)立志只是念念存天理 视频课 待上线 17 (六)凡事要先下“培根”的功夫 视频课 待上线 18 (七)因病而药 视频课 待上线 19 (八)此心能明,不患事变 视频课 待上线 20 (九)生命情感本属自然,不可添加一点私意 视频课 待上线 21 (十)毁不灭性 视频课 待上线 22 (十一)人要随才成就,才是所能为 视频课 待上线 23 (十二)人生如走路,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 视频课 待上线 24 (十三)阳明论儿童教育之功 视频课 待上线 25 (十四)诚意惟在格物中达到 视频课 待上线 26 (十五)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 视频课 待上线 27 (十六)用功不离闻见 视频课 待上线 28 (十七)人须在事上磨练,心无内外 视频课 待上线 29 (十八)良知是格物的真机,(十七)人须在事上磨练心,心无内外 视频课 待上线 30 (十九)良知在人,不能泯灭;良知在内,自不会失 视频课 待上线 31 (二十)是非诚伪,到前便明 视频课 待上线 32 (二十一)良知诀窍:念起不随,境来不住,自是明觉 视频课 待上线 33 (二十二)应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视频课 待上线 34 (二十三)听讲不难,体味不易 视频课 待上线 35 (二十四)格病物,即是常快活 视频课 待上线 36 (二十五)日用常行间,皆是良知实学 视频课 待上线 37 (二十六)好恶只从良知 视频课 待上线 38 (二十七)博闻多识,若不滋养本心,就成了蔽心之病 视频课 待上线 39 (二十八)心之本体,与天地山河同 视频课 待上线 40 (二十九)圣贤非来自功业气节 视频课 待上线 41 (三十)致知功夫,从身边事做起 视频课 待上线 42 (三十一)自心反省本就属于生命实践 视频课 待上线 43 (三十二)圣人求知,只为能尽天理,故“不知能问” 视频课 待上线 44 (三十三)勿在容貌上用功,勿在做事上轻忽 视频课 待上线 45 (三十四)修辞只为立诚,不求文美 视频课 待上线 46 (三十五)真情非相 视频课 待上线 47 (三十六)无需求善,但须去恶 视频课 待上线 48 (三十七)以格物致良知,才是有根的学问 视频课 待上线 49 (三十八)但良知真切,则举业无累 视频课 待上线 50 (三十九)用功为己,勿念毁誉 视频课 待上线 51 (四十)常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 视频课 待上线 52 (四十一)不可鄙薄有病之人 视频课 待上线 53 (四十二)卜筮乃是求问天理 视频课 待上线 54 (四十三)良知是造化的精灵 视频课 待上线 55 (四十四)人性与万物无间 视频课 待上线

何获取课程?

王德峰哲学课:阳明心学与当代人生百度云盘下载地址:点击下载

更多课程请点击课程列表

社群详情请点击网络付费平台平台列表

王德峰哲学课:阳明心学与当代人生
得到喜马拉雅付费课程一折起

免责声明:以上素材均来源于网络,所有的资源全部保留了原作者的信息,仅用来学习,请于24小时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您喜欢请购买正版学习,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进行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包容。

王德峰哲学课:阳明心学与当代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