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梁永安:工作之苦
复旦梁永安:工作之苦
不知不觉中,大学生的标签已经泛滥,曾经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光环已不复存在,学历似乎变得越来越不值钱。当今社会,随便一个用人单位,招聘要求都是大学生起步,以前三千块钱只能雇佣一个农民工,现在却可以雇到一个大学生,这句话看起来残酷,但也揭露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你是否会经常思考:每天上班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工作让我们越来越痛苦?
据《中国职场焦虑调查报告》显示,高达64.57%的普通员工对工作有“荒废感”,35.54%的白领人士产生厌倦工作的情绪,长期在压力下工作,对人的身心有极大侵蚀。
既然工作让人如此倦苦,我们可以不工作吗?如果必须要工作,怎样才能缓解痛苦的感觉?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给出了他的看法,梁永安出生于50年代,经历过上山下乡、恢复高考,70年代进入复旦大学文学专业,如今是比较文学专业的硕士生导师。在和毕业生们的交流中,他发现生活环境的不稳定、职场竞争力过强、个体在工作中缺乏价值感,会让年轻人普遍感到工作很难,他也因此关注这个课题。
梁永安开拓过一门关于“工作之苦”的课程,他认为,虽然996、内卷、35岁职场焦虑等现象近些年才出现,但工作本身是一种劳动,劳动是人类生存史上被永恒讨论的话题。
月初,“十点人物志”联系到了梁永安教授,聊聊“工作”这个与所有劳动者密切相关的话题,谈工作之苦的根源、形态,以及探讨工作不那么苦的可能性。
工作为什么苦:年轻人不怕苦,怕没有价值
我是复旦中文系的老师,1954年出生,经历过文革,也下过乡,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在复旦大学学文学,后来留校任教,主攻比较文学。
从文学的角度看“工作”,倒是不稀奇的。从19世纪开始,很多文学作品都高度关注工作中的劳动者。狄更斯的小说里,常书写孤儿院里贫苦地、被迫做童工的人,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也写过《推销员之死》,都是在写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劳动、追求与幻灭感。
“我们这代人,真是尝尽了工作之苦。”
——我相信需要每天上班的人,都有过这种念头。包括我自己。
创立新世相 5 年多,我经常打开微信后台,在不断刷新的读者消息里,看到下班的、没下班的人们,倾诉着工作的苦恼。
工作日下午 3 点,是困倦、摸鱼的高峰;吐槽同事的跟吐槽客户的一样多;深夜则是怀疑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的高峰;假期最后一天晚上往往是情绪最低落的时候;连续加班的人留言感叹号最多,说辞职的也最多……
我经常会想,大家处在完全不相关的生活里,你在北京的办公室对着电脑,他在海南的写字楼里开会,而我们同时都觉得,工作真苦。
最让人觉得折磨的是,这种感受好像不会有尽头,升职加薪,或者换一个工作,都无法彻底解决——总会有新的苦头要尝。
工作本身属于一种劳动,劳动能不能获得应有的价值、人在其中会不会变得异化,成了一个大问题。现代社会是分工社会,每个人都在做不同的事,所获得的利益和社会认可的差异非常大,不过我们所追求的社会正义与平等,也是从劳动场景里展现的。
关注“工作之苦”这个课题,和我们学校每年毕业生的经历有关。毕业生进入社会后,普遍会觉得很难,其中牵涉很多复杂问题,比如前些年外地学生来上海,需要解决户口问题,很多人为了落户先找个单位定下来,这个单位很可能是自己完全不喜欢的。这样能落户的热门单位,还会有很多人竞争同一个岗位,有时候还挤不进去。
有人只能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待上一两年纷纷跳槽,跳槽后又需要适应期,如何找到自己合适的职位、喜欢的工作很不容易。等到他们毕业几年后,逐渐有了专业积累和工作经验,又会变得有些老练,缺少了点刚毕业时年轻人的冲劲和锐气。
工作对于男性与女性的压力不太一样。我遇到过非常努力的女生,她们一直被提醒“女性走入社会后发展空间比男生少得多”“不努力不行”“不努力就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这些女性从小学就开始努力,努力读书、努力工作,进入职场你会发现,很多女性能力真的很优秀,但她们的上升空间很小,到了公司的管理层,大部分都是男性。社会也会对女性施加很多工作之外的压力,生活、成家、生育等形形色色的问题。
很多女性努力到最后,会产生疑问:我的价值感在哪里?
男性同样会感受到工作的压力,如果他在学校成绩优秀,出去(毕业)后想获得社会价值和社会的承认,是一个很长的磨练过程,如果他很有个性,上下级关系处理不好,如果他没有个性,又会平庸化。
男性面临的更多是理想与物质的冲突,如果自己一文不名,他的价值焦虑会很大。
我有个男学生,本科学工科专业,读研学比较文学,他自己喜欢写作。他最大的焦虑是:这辈子究竟能不能写出文学界和社会承认的东西?但这是未知的。
如果顺应市场去写作,他会觉得心里过不去,如果坚持自己的写作风格,又觉得很惶惑。结果他不得不去考公务员,边上班边写作,当他成为公务员后,又因为看不惯体制内经常应酬喝酒的现象,被逐渐边缘化。
于是,很多人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工作那么苦,为何高校毕业生却还是想要工作,难道就不可以不工作吗?其实大家都明白,不工作是不可能的事情,现代社会就是一种交换体系,毕业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收益,再去交换其他的物品和服务。
想要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公平,大家就必须得工作。因此,毕业生能够做的,就是去缓解工作之苦。那么,究竟该如何缓解工作之苦?复旦教授梁永安给出了他的看法。
复旦梁永安:工作之苦下载地址请点击: 点击下载
更多课程请点击:课程列表
社群详情请点击:网络付费平台平台列表
免责声明:以上素材均来源于网络,所有的资源全部保留了原作者的信息,仅用来学习,请于24小时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您喜欢请购买正版学习,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进行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包容
复旦梁永安:工作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