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书:原生母爱

由韩国家庭咨询的最高权威者李南玉编写的书籍《原生母爱》,就写了这种代际创伤给孩子造成的各种心理影响,并给出了解决这种心理危机的方法。

在李南玉的这本《原生母爱》里,作者列举了四种母爱给孩子带来的创伤,分别是:未分化的爱,需要学会放手的妈妈;三角关系,家庭关系中错误定位“爸爸”的妈妈;母爱严重缺失,不管不顾,不会爱的妈妈;不能公平,要区别对待孩子的妈妈。

你会发现,这些创伤其实在我们生活里时有发生,这也是很多妈妈最终不明白,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为什么最后跟自己疏远的原因。

一、未分化的爱,需要学会放手的爱

这种情况下,妈妈们一般都可能把孩子养成一个“妈宝男”,比如,前段时间的电视剧《小敏家》里,小捷的前夫就是典型的例子。因为妈妈不知道尊重孩子和适当的放手,导致小捷的前夫什么都听妈妈的话,最终导致两人分手。

未分化的爱,会让孩子在妈妈的过度保护下没有生存的基本意识和能力,遇到困难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妈妈,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找妈妈就能解决,这让他们变得生存空间狭小,没有独立的思想,进而影响之后的生活,甚至把这种创伤带来的影响带给了自己的新生家庭。

还有最近的热播剧《开端》里 ,哮喘症青年患者卢迪的母亲,出于过度保护而对卢迪的生活方方面面的过度干涉,也是这样的未分化的爱的一种表现。

所不同的是,卢迪的自我情感意识比较坚定,最终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挣脱了妈妈的这种保护。

那么如何让这种未分化的爱情合理地进行分化呢?

在李南玉的《原生母爱》里,作者提到:“分化就是孩子通过与父母,或身边有较大影响力的人进行交流 ,逐步形成自我意识,并且从家庭系统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

显然,《开端》里的哮喘症青年卢迪最终进行了这种分化,才获得了自己的新生。

这就给那些过度保护孩子的妈妈们一个警示,要学会放手,在关爱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同时,需要适当得体的,退出孩子的生活,这样孩子才能展翅飞翔,成为具有独立情感的个人。

二、三角关系,家庭关系中错误定位“爸爸”的妈妈

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明玉的母亲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而丈夫苏大强则是那个要看妻子脸色过日子的男人,尤其是在亲子教育上,苏大强不仅不能起到正面保护和示范作用,还一直拖后退,在女儿被妈妈指责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就找借口去上厕所。

也许,苏明玉母亲的过于强势,导致了母亲在家庭关系中错误定位“爸爸”的存在意义,这种不健康的家庭关系最终导致苏明玉和两个哥哥对父亲的情感缺失,并觉得爸爸“软弱”。而这种不稳固的家庭关系也导致三个孩子在成年后的关系并不亲密。

我们明显能够看出,苏父与苏母的关系并不十分亲密,这种夫妻关系的不牢固最终导致他们之间的不平等情感,而这种不平等情感也反射到了孩子身上。

在李南玉的《原生母爱》里,作者说:“情感的三角关系中往往存在一种共同现象,妈妈与孩子缔结一种难舍难分的共生现象,并将夫妻由于未分化导致的问题转嫁到孩子身上,以致造成了两代人一起痛苦的结局。”

在这里,夫妻的未分化就是夫妻关系的不融洽和不能平等相处,换言之就是夫妻关系影响亲子关系,进而对子女产生影响。

我们也经常在生活中能碰到这样的例子,妈妈会不经意间对孩子说一些爸爸的缺点和所谓的“坏话”,这使得孩子从小对爸爸有着错误的认知和偏见,以至于到成年会形成错误的认知,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婚姻。

母亲对孩子抱怨父亲的“无能”,是基于自己的认知和对婚姻的不满造成的,假如不及时修正自己的夫妻关系,那么对子女的成长就有着很大的影响。

李南玉在《原生母爱》里说:“孩子是夫妻矛盾最大的受害者,一个男人或许不是好丈夫,但有可能是好父亲,妈妈不应该以自己对丈夫的感情来同化孩子对爸爸的感情”。作者李南玉同时提到:“妈妈需要更多地关注自己的人生,才能使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得到平衡。”

上周在电梯里,听到同事在聊家里谁管孩子。

同事A感慨:“这工作这么忙,哪有时间管孩子,都是媳妇管。”

同事B无奈道:“我想管也插不上嘴,我一说话,孩儿妈立马警告‘别插嘴’,索性乐得清闲。”

旁边有人插嘴道:“管孩子是两个人的事,谁都没法当甩手掌柜,不然等孩子长大后悔也晚了。

深以为然。管孩子,从来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一场父母双方爱的“合谋”。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爱不缺席,母爱有边界。

父爱不缺席,成长才不留遗憾

澳大利亚的医学系教授罗宾森,在《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一书中写道:

没有得到爸爸很好陪伴的孩子,直接影响孩子人格的健全发展和行为认知能力;这些孩子成年后,普遍会遭受到缺乏自信、焦虑、孤独等心理问题的困扰。

日本电影《漫长的告别》,正是一场父爱缺席的演绎,温情之下看哭无数人。

影片里的的爸爸是一位校长,不仅工作忙,而且严肃古板到不苟言笑,孩子们不敢靠近。

父爱缺失下长大的两个女儿,成年后有了各自的生活苦恼:

大女儿婚后移民美国,青春期的儿子早恋、逃学,与丈夫分居,一切痛苦除了隐忍,对生活无计可施;小女儿30多岁了,感情生活依然无法顺遂,磕磕绊绊,人生充满迷茫。

直到父亲患上阿尔茨海默症,成了一家人生活的分水岭。

在最后7年的陪伴里,父女之间渐渐敞开心扉,女儿倾吐和哭诉自己的苦恼,寻找到遗失的父爱。

最戳中泪点的桥段,就是失意的女儿和已经不认识自己的爸爸并排坐在阳台上聊天。女儿倾诉心事,爸爸关切地摸摸女儿的头,说道:“遇到不顺利的事,呸一下就过去了。”

爸爸的话,像阳光照进女儿心里,让她在茫然中多了一份坚定。

时间推移,父亲病情日益加重,走失成了生活常态。

女儿们发现父亲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该回去了”,但谁都不知道父亲要回去哪里。

终于有一次,女儿用跟踪系统找到了走失的父亲。原来,父亲心心念念要回去的地方,是一个游乐场。只因为女儿小时候,父亲曾在一个雨天到游乐场给妻子和女儿送过雨伞。于是,这个地方,成了父亲唯一记住的片段。

女儿们终于明白:原来他这么爱我啊。

樊登读书:原生母爱 下载地址请点击:  点击下载

更多课程请点击课程列表

社群详情请点击网络付费平台平台列表

樊登读书:原生母爱
得到喜马拉雅付费课程一折起

免责声明:以上素材均来源于网络,所有的资源全部保留了原作者的信息,仅用来学习,请于24小时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您喜欢请购买正版学习,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进行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包容。

樊登读书:原生母爱